12月18日下午,學前教育第一學院在綜合樓五樓會議室開展了國家級非遺海門山歌進校園活動。
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指揮家、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傳媒學院音樂學院院長錢建明,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南通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海門山歌藝術劇院名譽院長、國家級非遺海門山歌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宋衛香,南通市文化館館員、市級海門山歌傳承人、在讀博士王研蓉,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文娟,初等教育學院語文教育系教授龔鄭勇,學院黨政領導和語言、音樂、美術、舞蹈課程組的全體教師以及2024級部分學生參加活動。黨總支書記成勇主持活動。
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文娟致辭,她對三位專家的蒞臨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強調高等學校服務社會的使命和擔當,希望學院在專業技能教學中融合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國家級非遺海門山歌,創演具有時代意義的山歌小劇。隨后馬部長為三位專家頒發“非遺進校園校外指導專家”聘書。
錢建明教授、宋衛香女士向學前教育第一學院贈送他們多年來對“海門山歌”的研究成果。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宋衛香女士從地域特色、歷史發展、語言特點等方面向全體師生介紹了海門山歌,表達了對非遺傳承的愿望,并分享了自己在各大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的海門山歌傳承活動。宋教授還現場演唱了經典海門山歌《淘米記》片段,并對山歌進行了歌詞的講解和畫面的解析。
隨后全體師生觀看了海門山歌小劇《夾沙村的后生》,錢建明教授從劇本、音樂、演員、唱腔等方面剖析了此劇的創作過程。通過該劇創作的思考引出習近平總書記對非遺傳承提出的“守正創新”,并從理論聯系實際分析了非遺傳承中“正”與“新”之間的關系。
全體師生就海門山歌小劇的劇本創作、語言問題、主流思想文化如何挖掘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研討。
成勇結合學前專業特色及技能教學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提出要圍繞海門山歌等非遺深入開展活動,勉勵師生要腳踏實地做好非遺的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引領社會風尚。